ESG投資方興未艾 正向效應逐步凸顯
雖然私募踐行ESG投資理念已邁出第一步,但相較于ESG在國外資管領域的廣泛應用,國內機構對此的理解和詮釋才剛剛起步。
據方遠介紹,星界數據庫錄入了四五百個GP,從盡調結果看,擁有ESG認知的GP占比不到20%。“雖然這個比例在我們的推動下有所提高,但相比于歐洲等深耕ESG多年的地區,仍有較大差距。目前國內ESG投資仍處于早期階段,市場對ESG普遍持有懷疑態度,例如,投資者為什么要關注ESG、ESG與投資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等。”
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是,在投資中關注ESG指標,到底會不會給業績帶來正向影響?汪潮涌表示,有研究顯示,ESG與企業業績具有正相關性。ESG做得好的企業,能給機構和投資人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
方遠認為,目前很難量化ESG投資的回報。20世紀70年代以來,海內外發布了2200余份ESG與公司績效相關性研究,其中90%的研究表明,ESG表現良好的上市公司往往能獲得更高的財務績效。“由于中國一級市場數據匱乏,我們很難得到準確結論,不過,大趨勢是一致的。”
他表示,將ESG與財務回報聯系起來有兩個層次,一是風險防范,ESG可以甄別出公司存在的重大風險點,作為投資判斷的重要依據;二是ESG可以開拓投資視野,財務回報是過往投資人的核心關注點,但財務回報來自企業家行為,而企業家行為必然會對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產生影響,所以,ESG不失為一個挑選投資標的的利器。
姜燕也坦言,從國內實踐來看,短期很難斷言ESG與財務回報一定有正相關性或帶來超額收益,但海外大量實證研究的結論表明,ESG能降低風險,尤其對于負面剔除、避免“踩雷”有明顯效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