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在京舉辦“水泥行業
CCUS應用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本次
會議邀請國內外
專家介紹了水泥行業二氧化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
CCUS)減排技術的發展現狀,并深入討論捕集碳在運輸、利用及封存環節中的管理辦法,以及捕集碳能否在
碳市場中補償企業
碳配額等行業關心問題,以期更好地發揮CCUS技術在水泥行業中的氣候效益和經濟效益。
CCUS技術一直被視為水泥行業實現
碳中和的關鍵技術。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后,“1+N”政策文件對水泥行業CCUS技術應用提出了發展要求。但CCUS在商業化發展及產業化部署等方面面臨多重挑戰。水泥行業碳捕集項目投資較大,經濟效益低。目前僅有少數企業進行了項目
試點,現有捕集能力遠低于行業預測量,行業布局CCUS項目緩慢。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標準質量總監、副秘書長周麗瑋表示,據統計分析,水泥行業提前實現碳達峰已成為現實,但是水泥行業要想實現碳中和難度很大。作為一項能夠實現二氧化碳深度減排和資源化利用的關鍵技術,CCUS是水泥行業實現碳中和的必備選擇。近年來,聯合會運用“揭榜掛帥”和“賽馬”機制組織企業開展了碳清除技術項目征集,還組織完成了水泥行業CCUS技術標準和項目減排量評估標準的編制等工作,為CCUS技術在建材領域的應用與推廣提供了“工具箱”。她希望通過加強國際間合作,推動CCUS技術在水泥領域的快速發展,助力水泥工業實現近零排放,共同為實現建材行業“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城市項目主任潘支明強調,水泥生產排放的煙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低,因此捕集成本高。目前我國水泥行業CCUS的捕集量距離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減排需求有較大差距。為此,亟需加大對水泥CCUS的扶持力度,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加速CCUS在水泥行業的示范和擴大應用。
全球
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中國區總經理楊曉亮博士圍繞全球
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現狀,介紹了在政策驅動下國外CCUS技術的應用情況,包括CCUS項目的主流商業模式、收入來源和融資環境等方面的現狀。他強調,目前CCUS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仍面臨著經濟挑戰、長開發周期以及項目開發復雜等難題,因此,各國仍需提供更多政策和資金支持,以推動CCUS的進一步發展。
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彭學平介紹了青州中聯水泥全氧燃燒技術在提高煙氣二氧化碳濃度方面的技術特點,以及該技術在降低二氧化碳捕集成本、提高捕集效率方面的重要影響。他表示,全氧燃燒耦合物理吸附不僅可以節能增效,還能有效提高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從而降低企業CCUS的運營成本。
海螺集團三碳研究院政策研究室主任姚方行介紹了海螺白馬山水泥CCUS六年來的建設運
行情況。他指出,我國目前CCUS技術發展面臨巨大挑戰,主要體現在全流程大規模集成示范項目的缺乏、建設主體驅動力不足、CCUS項目跨企業跨行業協作困難以及減排收益不足等問題。他建議加快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的步伐,利用市場化手段促進企業降碳。此外,應進一步健全雙碳“1+N”政策體系,出臺更加細化的政策,推動CCUS項目的環境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
全球水泥與混凝土協會水泥與創新業務總監克洛德·洛雷亞(Claude Lorea)介紹了CCUS全球應用
案例及
碳交易經驗。歐盟經驗顯示,將CCUS納入碳市場,利用
碳交易可以增加CCUS收益。她強調各國政府應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培育新技術,促進CCUS的發展。她還提到,實施政府低碳采購政策,可以刺激低碳產品的市場需求,從消費端拉動生產段減碳。
針對CCUS產業園建設問題,與會專家強調,將碳捕集企業與利用企業集合到一起,有利于實現碳的就地消納,減少運輸成本,保證CCUS項目的長期穩定運行。然而,目前我國尚未制定CCUS產業園的建設標準,不同行業的企業整合到一起,將面臨更加復雜的項目審批要求,跨行業的審批要求將給企業帶來額外的項目管理難度。因此,專家建議,我國應率先建立CCUS碳中和示范園,可以涉及電力、鋼鐵、化工等多個行業,探索不同行業進園的管理辦法,以示范園為藍本,制定我國CCUS碳中和產業園的建設標準。
針對碳運輸管網問題,專家表示,以往的研究主要從碳捕集點源到封存匯點的角度進行評估。然而,在碳中和視角下,需要在減排量、運輸距離的基礎上統籌考慮全局最優成本,因此現在要反向思考,從匯點到點源進行規劃。根據中國CCUS年度研究報告, 250公里是不需要對二氧化碳運輸再進行中轉增壓的最長距離,管道建設成本比較低,常常作為中國源匯匹配分析中的最大距離限值。因此在進行管網規劃時,應統籌考慮不同點源和匯點之間的封存經濟性。此外,未來隨著直接空氣捕集技術的成熟,以及考慮到捕集過程中用能帶來的排放問題,需要綜合考慮與匯點的距離及可再生能源的富集情況,以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對于水泥行業,未來企業新建選址或現有企業建設CCUS項目時,需要全局考慮源匯匹配的情況,這也是未來CCUS管網的規劃方向,是水泥行業實現碳中和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針對捕集
碳減排量核算的問題,專家以美國為例進行了說明。無論是捕集碳的利用還是封存,減排量的申請主體必須證明其捕集的碳能夠長期與大氣隔絕,否則不能進行核算,也無法參與碳交易。例如,通過二氧化碳加氫制合成燃料,燃燒后又產生二氧化碳,這種情況就不能獲得減排量的核證。美國的核算方法為我國未來的CCUS減排量核算提供了參考。關于碳交易,專家指出,CCUS納入碳市場需要重點關注兩個方面。首先是封存標準和監管辦法的建立,必須能夠證明封存地的長期安全性,確保沒有碳泄漏。其次是監測、報告和核查辦法,以及量化的
方法學,以確保二氧化碳核算的科學性。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