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S項目開發CCER方法學的意義和可行性
長期以來我國的電源結構以煤電為主,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石油、天然氣等比重較高。在主要的一次能源中,煤的CO2排放系數要高于石油和天然氣,三者排放系數比大約是1∶0.8∶0.6。
我國以煤為主的資源稟賦和能源消費的增長趨勢給實現經濟低碳轉型和國家減排目標帶來了挑戰。在這樣的情景下,對燃煤電廠減排具有巨大潛力優勢的CCUS技術對實現中國的減排目標顯得異常重要,CCUS項目開發CCER方法學也就非常重要,難點是克服泄漏、補償和資金的問題。
CO2封存是減少排放和滿足國際氣候變化目標的最有效的選擇,CCS/CCUS技術是主要工業行業唯一能證明脫碳的清潔技術,CCS/CCUS正在創造
新能源經濟,代表了一系列能產生價值的CO2再利用。
經過深入廣泛地地質分析,油氣田是目前最適合儲存CO2的地點,特別是枯竭或臨近枯竭的油氣田,CCUS項目CCER方法學的產生可大力促進油氣資源的充分利用。因為儲存不僅包括將CO2保存在深層地下,還要對泄漏進行監測,要進一步檢驗證明CO2在地下保持不擴散,該類方法學的開發將對儲存效果、儲存標準的形成有極大的現實意義。目前國際上的CCUS技術研發和項目示范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公有資金投入,來自私營部門的尚在少數。該類方法學的產生可使CO2排放指標形成可交易的標的,使CO2通過市場機制進行交易,吸引私營資本介入,從而擴大強化采油、廢氣再循環的規模,提高其對CO2的需求,促進CCUS產業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