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CCUS正處于工業化示范階段
近年來,我國CCUS各環節均取得了顯著進展,但部分關鍵技術與國外仍存在差距。目前我國二氧化碳捕集技術的熱耗量、電耗量、設備投資均較高,導致總成本偏高。我國在國家和地方層面陸續出臺多項政策,但激勵政策、產業部署及管理體系尚不完善。CCUS技術未來理論減排潛力巨大,但受制于各環節關鍵技術成熟度及經濟性,減排潛力目前難以釋放。
總體看,我國CCUS正處于工業化示范階段,與國際整體發展水平相當,但部分關鍵技術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不同地區陸上封存潛力差異較大,且成本較高。
要想實現碳中和,相關碳捕獲技術必須要得到發展,我國“CCUS”的未來路在何方?
2022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永生就“加快CCUS產業鏈發展”提交了提案,為“CCUS”指出了五條明路。
一是加強CCUS產業頂層設計。建議國家層面制定CCUS總體發展規劃,并將CCUS技術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予以支持,搭建系統的政策框架體系,有序推動CCUS技術在石化、化工、電力、鋼鐵、水泥等行業應用。
二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議國家層面統籌產學研聯合攻關,推進協同創新,圍繞低濃度二氧化碳捕集、工業化利用、封存、碳匯計量等關鍵環節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推動CCUS全產業鏈技術提升,盡快趕超國際先進水平。
三是推動CCUS產業鏈示范及商業化應用。支持能源化工等行業CCUS產業示范區建設,加速推進CCUS產業化集群建設,逐步將CCUS技術納入能源、礦業的
綠色發展技術支撐體系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序列;將CCUS項目列為公益性項目,暢通項目審批通道,簡化審批流程。
四是加快CCUS管網規劃布局和集群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相關基礎設施投入,加強運輸管網建設,建立合作共享機制,帶動形成以管網設施和封存場地為基礎的區域CCUS產業促進中心;完善融資渠道,設立政府專項財政資金,引導投資機構加大投資支持力度。
五是完善財稅激勵政策和法律法規體系。探索制定適合國情、面向碳中和目標的CCUS產業稅收優惠和補貼激勵政策,對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項目實施稅收減免或
碳減排補貼;制定完善CCUS行業規范、制度法規框架體系及技術規范,形成統一行業標準。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