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2020年能源技術展望: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特別報告》(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20: Special Report on Carbon Capture Utilisation and Storage),分析了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
CCUS)技術的作用,展望了
CCUS在通往凈零排放道路上的發展潛力,并為各國政府和工業界推動CCUS發展提出了4條建議。
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
(1)CCUS的作用。CCUS作為唯一能夠直接減少關鍵部門排放量并抵消減排壓力較大部門排放量的技術,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對全球凈零排放目標做出貢獻:①減緩現有能源基礎設施的排放。CCUS可以對現有的發電廠和工廠進行改造升級,否則這些發電廠和工廠在未來50年將排放6000億噸二氧化碳。②為面臨較大減排壓力的行業提供解決方案。重工業占全球二氧化
碳排放量的近20%。CCUS是水泥生產過程減排的唯一技術解決方案,也是降低鋼鐵和化學品制造過程排放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技術方法。③低碳制氫的有效途徑。CCUS可以支持低碳制氫生產規模的快速擴大,以滿足交通、工業、建筑當前和未來的能源需求。④去除大氣中的碳。對于無法直接避免或減少的排放,CCUS可以通過去除大氣中的碳,抵消這部分
碳排放量,助力構建凈零能源系統。
(2)CCUS在通往凈零排放道路上的發展潛力。在向凈零排放轉型的過程中,CCUS的作用不斷演變并擴展到了全球能源系統的所有部分。在IEA的可持續發展情景下,到2070年,全球能源系統將實現凈零排放。在初期階段,CCUS的應用重點是改造化石燃料發電廠和工廠,支持低碳制氫。到2030年,超過50%的二氧化碳捕集將來自翻新后的現有資產。隨著時間的推移,CCUS的應用焦點將轉移到從生物能源和空氣中捕集二氧化碳。在這種情況下,大約60%的二氧化碳捕集與化石燃料有關,其余來自工業過程、生物能源和空氣。CCUS是低碳制氫的兩個主要途徑之一。在可持續發展情景下,到2070年,全球氫使用量將增加7倍,達到5.2億噸。低碳制氫產量中60%的增長將來自清潔電力電解水。40%的增長將來自配備了CCUS的化石燃料制氫。在可持續發展情景下,CCUS將貢獻全球減排總量的近15%。2050—2070年,全球要實現零凈排放目標,CCUS的部署需要增加近50%。
(3)建議。未來10年,各國政府和工業界亟需采取緊急措施,推動全球能源系統步入凈零排放軌道,確保CCUS能夠為實現零凈目標做出貢獻。為此,該報告為各國政府和工業界推動CCUS發展提出了以下4條建議:①通過強調減排和直接支持CCUS早期項目,為CCUS發展創造條件。②協調推進共享二氧化碳基礎設施的工業中心(industrial hubs shared CO2 infrastructure)的發展。③在關鍵地區,鼓勵二氧化碳儲存的發展。④推動創新以降低成本,并確保新興技術商業化。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