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碳能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面向商業化的CO2制化學品技術,通過了
北京市科委組織的“二氧化碳電化學轉化技術”
專家鑒定會技術鑒定。
專家組認為,其CO2制化學品的反應效率和產物選擇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技術對減少工業二氧化
碳排放、實現循環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來自北京市科委、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學、神華集團、華能集團、伊泰集團、亞洲開發銀行等高??蒲性核托袠I企業的專家學者參與和見證了此次鑒定會。
碳能科技是由首科開陽創業投資基金、殼牌基金會和北京泰有創業投資合伙企業等機構投資的初創型科技公司。公司與內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合作,于2017年11月,成功完成了二氧化碳現場測試實驗。碳能科技將以此次鑒定會為起點,與大型排碳企業開展工業中試項目的合作,提供二氧化碳高附加值利用解決方案,進一步將該技術推向市場,為中國的
碳減排事業做貢獻。
據介紹,碳能科技掌握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催化劑,利用CO2和H2O作為原料,實現CO2制甲酸或CO2制合成氣的轉化。上述轉化在常溫常壓下高效完成,可大幅降低能耗和固定資產投資,并且可實現碳氫不同比例的調控,以適應下游不同行業使用。合成氣可用于制甲醇、乙酸、塑料和汽柴油等,在環保呼聲越來越強、煤化工日益被限制發展的今天,CO2制合成氣作為一種
綠色替代技術,未來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公司創始人、千人計劃專家康鵬博士在會上表示,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的共識,近年來,工業界在
碳捕集與封存方面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具有經濟性的碳利用技術仍是全球關注和研發的熱點。碳能科技開發的CO2電化學轉化利用技術已完成了實驗室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項,實現二氧化碳向液體燃料和大宗化學品的轉化,為CO2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而且可與可再生能源結合,作為儲能方案,解決低品質光伏、風電難以并網的問題。
中國目前每年的碳排放量約為100億噸,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承諾到2030年前實現CO2排放達到峰值。2017年12月19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預計中國的
碳交易將是超過萬億的市場規模,未來中國的碳減排市場潛力巨大,為碳利用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